快速滾動的百花齐放驅鳥防控球形機器人、具備全品類物體檢測能力的机场景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儀、在冬季機場發揮重要作用的数智電動即熱式飛機除冰車……4月22日至24日,2025第四屆中國民航技術裝備及服務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化场一大批智能技術裝備亮相展覽,百花齐放讓觀眾“大飽眼福”。机场景
一個發出猛禽叫聲、数智形狀圓滾滾、化场酷似鐵球的百花齐放機器人引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邏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田野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這是机场景我們公司研發的驅鳥防控球形機器人,它搭載了攝像頭,数智並能模擬猛禽發聲嚇退一般鳥類,化场可在機場執行驅鳥、百花齐放監控巡檢等工作。机场景”
該球形機器人具有長續航特點,数智充電2至3小時可續航8小時。“驅鳥防控球形機器人已在北京大興機場得到應用。”段田野說。
在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一些觀眾正排隊體驗“過安檢”。以往,航班乘客在進行安檢時,需要安檢人員持感應器貼身檢查,依靠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儀,乘客隻需站在安檢儀指定位置並張開雙手,幾秒時間即可迅速通過安檢。
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儀具備全品類物體檢測能力,並運用了感知大模型AI技術,能高效準確獲取目標信息。
近年來,可持續航空燃料研發、機場新能源利用、航空減排技術等成為民航綠色發展的熱點話題。在展覽現場,一些企業展示了新型的機場太陽能發電設施以及電動化的機場地麵車輛,為降低民航碳排放提供了可行方案。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電動即熱式飛機除冰車就是一個案例——除冰車通過采用電動底盤和電機驅動上裝大幅減少了環境汙染。
“我國民航技術裝備近年來不斷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很多自主創新成果。例如,民航機場地麵管理的重要控製係統——單燈監控係統打破國外壟斷,通過高速且穩定的載波通信,精準控製滑行道的每一盞燈光,為航班提供順暢的跟隨綠燈引導服務,確保飛機安全高效地完成地麵運動。再如,電子飛行包將航圖和航班運行數據相結合,為飛行員提供便捷操作,助力航司無紙化運行,提高運行效率。”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新紅告訴記者,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旅客登機橋產品,已取得約70項相關專利和民航專用設備許可資質,為少人化、無人化智慧機坪奠定了基礎。
在展覽現場,周新紅向記者講起一段往事。在我國民航引進國外產品時期,周新紅還是一名進口合同業務員。一次,某進口產品遇到問題,需要請國外工程師來維修。“請一次來不了,請兩次也來不了,國外工程師說沒時間。”周新紅回憶,“後來終於請來了,人家幾下操作就修好了產品,我至今記得國外工程師看我們的眼神。我心裏當時憋著一口氣——我們也要生產自己的產品!”
從使用國外產品到自主研發,再到部分產品性能超越國外,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業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我們將持續推動數智技術與民航場景深度融合,為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周新紅說。
據悉,2025第四屆中國民航技術裝備及服務展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材集團北京華諾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