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特網
邁特網

30 h後處理明顯低於對照

时间:2025-05-08 02:18:21来源:

2.2 烘烤過程中蛋白質含量變化規律

由圖2可知,两炖一停烘烤過程中2種烘烤方式的烘烤蛋白質含量變化表現出下降趨勢,但不同的工艺烘烤方式下降的速度不同,在30 h前對照和處理的烤烟變化差異不大,30 h後處理明顯低於對照。蛋白蛋白动态其中,酶活對照在0~30 h蛋白質的性及降解速率為每小時0.095個百分點,30~120 h為每小時0.017個百分點;處理在0~42 h的质含降解速率為每小時0.092個百分點,42~120 h為每小時0.016個百分點;2種方式均在120 h後變化不明顯。变化

可見,两炖一停2種方式的烘烤蛋白質含量下降速率均表現為快速下降—緩慢下降—變化不大的趨勢,但處理在快速下降階段的工艺持續時間更長,此階段的烤烟持續時間較長與“兩燉一停”烘烤的酶活性更高有關。

從烘烤時期來看,蛋白蛋白动态變黃期(0~66 h)的酶活降解速率對照和處理分別為每小時0.054個百分點和每小時0.069個百分點;定色期(66~120 h)分別為每小時0.013個百分點和每小時0.009個百分點;幹筋期(120~168 h)均變化不大。

可見,從烘烤時期上也表現為快速下降—緩慢下降—基本不變的趨勢。2種方式以處理在變黃期的降解速率較大,高出對照每小時0.15個百分點,但在定色期降解速率稍低。

綜上,2種烘烤方式在烘烤過程中的蛋白質含量變化均表現為快速下降—緩慢下降—基本不變的趨勢。2種方式中以“兩燉一停”烘烤在快速下降階段的持續時間更長,故烘烤結束時蛋白質含量“兩燉一停”烘烤為8.68%,較常規烘烤低0.86個百分點。

2.3 烘烤過程中蛋白質降解幅度

由表2可見,無論哪種烘烤方式,蛋白質降解幅度均表現出變黃期>定色期>幹筋期。變黃期為蛋白質降解的最主要時期,降解幅度達總降解幅度的80%以上,此期如何提高並保持蛋白酶活性,對於蛋白質降解極其重要;處理在變黃期蛋白質降解幅度為33.3%(占總降解幅度比值89.3%),較對照高7.8個百分點(占比較常規烘烤高8.6個百分點);烘烤結束時處理的蛋白質總降解幅度為37.3%,較對照高5.7個百分點,說明“兩燉一停”烘烤更利於蛋白質的分解。


3 結論

2種烘烤方式烘烤‘雲煙87’過程中蛋白酶活性均呈升—降—升—降的“雙峰曲線”變化規律,蛋白質含量呈現出變黃期快速下降—定色期緩慢下降—幹筋期變化不大的趨勢,變黃期降解幅度達總降解幅度的80%以上。2種烘烤方式以“兩燉一停”烘烤的酶活性更高,蛋白質的降解幅度更大,烤後煙葉蛋白質含量更低。

4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雲煙87’中部葉在烘烤過程中,2種烘烤方式蛋白酶活性呈升—降—升—降的“雙峰曲線”,與艾複清等[9,10]對‘K326’研究結果吻合;蛋白質含量的變化均表現為變黃期快速下降,定色期緩慢下降,幹筋期變化不大;變黃期的蛋白質降解幅度均達總降解幅度的80%以上,是蛋白質降解的最主要時期,這與前人[22,23,24]的研究結果相似,但本研究以“兩燉一停”烘烤在變黃期蛋白質降解幅度更大,烤後煙葉蛋白質含量更低。

2種烘烤方式比較,“兩燉一停”烘烤酶活性的平均值和峰值酶活性均高於對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兩燉一停”烘烤在變黃中後期采用不排濕的方式,其環境相對濕度高於對照的一直排濕方式,較高的變黃相對濕度使蛋白酶活性更高。因此,“兩燉一停”烘烤在變黃期蛋白質降解幅度更多,總降解幅度也高於對照。而在30 h後“兩燉一停”烘烤的蛋白質含量明顯低於對照也正是該階段酶活性較高所致。

一般來說,蛋白酶的活性越高分解蛋白質能力越強[1,19,20,21,22,23],但本研究定色期蛋白酶的活性測值高於變黃期,而蛋白質降解卻遠低於變黃期,其原因主要是實際烘烤過程中定色期的溫度較高、濕度較低,限製了酶活性的降解能力,而所測值高則是與測定過程中加水有關。

“兩燉一停”烘烤是貴州煙區在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種全新烘烤方式,其烘烤的核心是中溫高濕慢變黃,變黃期初期到變黃中期基本不排濕,通過研究可見,在變黃期較高的濕度有利於酶活性的提高,也是煙葉物質轉化的主要時期。目前該方法已在貴州部分煙區推廣應用,但因生態條件、品種和栽培技術措施不同,其是否適宜大麵積推廣有待進一步研究。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農學通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降解蛋白酶蛋白質

更多内容请点击【知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