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特網
邁特網

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时间:2025-05-05 04:21:26来源:

最靚的三博会仔!廣東三寶驚豔亮相“三博會”_南方+_南方plus

東莞厚街的晨霧還未散盡,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門前已排起長龍。广东4月18日,宝惊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艳亮第三屆中國國際預製菜產業博覽會、三博会第十四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稱“三博會”)開幕首日,最靓嶺南本草的广东“頂流天團”——廣東三寶展位前,吸引了眾多采購商、宝惊參觀者的艳亮關注。

廣東三寶,是南方農村報打造的“廣東人自己的手信”,由新會陳皮、化橘紅、春砂仁組合而成,是嶺南地區久負盛名的中藥材和食材。“三寶”分別選自核心產區:江門新會、茂名化州、陽江陽春。這是南方農村報深耕“三農”領域60餘載的生動實踐,以“真產地、真年份、真品質”為核心理念,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有效推動嶺南現代農業高質量。

展會首秀

三寶煥新引客來

“這杯陳皮水,橘香裏帶著一絲回甘,喉嚨一下就舒坦了!”今日上午,在廣東三寶展位前,來自佛山的參展商陳女士端著試飲杯連聲讚歎。她麵前的展台上,翻頁式開盒如典籍展卷,玻璃罐體透見原料本真,金色主調傳遞吉祥寓意,勾勒出濃鬱的嶺南風情——這便是今年首次以獨立品牌亮相的廣東三寶。

廣東三寶渠道負責人任海文介紹:“新會陳皮、化橘紅、春砂仁都是我們廣東的道地藥材,曆史悠久,療效顯著。新會陳皮以其獨特的香氣和藥用價值聞名遐邇,化橘紅則以其化痰止咳的功效備受推崇,而春砂仁更是調理脾胃的良藥。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廣東三寶。”

展位前始終人流不斷。東莞茶商黃老板捏起一片陳皮對著光細看:“油室飽滿透亮,果然是地道新會貨。”他當場簽下數份禮盒訂單,“清明後的春茶上市,正好配這些陳皮做伴手禮”。據介紹,僅開幕首日上午,“廣東三寶”展位便接待采購商超800人次,現場零售破萬元。

“化橘紅治咳嗽、嗓子不舒服真是有奇效!”深圳科技公司采購總監王女士在展位前連連讚歎,“上周我喉嚨不舒服,我們一個化州的供應商給我泡了化橘紅水喝,當時喝完就感覺沒那麽難受了。這次我來參展,沒想到遇到了‘三合一’,都是廣東本土的好東西。包裝還好看,高端大氣上檔次,送給客戶能當文化手信。”王女士邊掃碼付款邊說。

“從上午九點開館到現在,我已經加了五六個采購商微信。”任海文滑動著手機屏幕展示,其中既有廣州酒家等本土老字號,也有北京同仁堂這類跨省企業。山東采購商陳先生舉著手機裏的產品圖追問:“能不能定製5000份企業LOGO禮盒?我們想作為員工福利發放。”

據任海文透露,現場來詢問合作的有商超、店鋪負責人以及直播團隊。某知名品牌更計劃與“廣東三寶”一起打造聯名款。

作為一家專業媒體傾力打造的優質產品,“廣東三寶”此次參展特意采用融匯千年嶺南風骨的精奢包裝。“既要守住老手藝的魂,也要接得住新消費的潮。”任海文指著展台上的廣東三寶說道。據悉,廣東三寶已正式啟動“三寶合夥人”全國招募計劃,讓這道“可以帶走的嶺南道地風味”飄得更遠。

直播亮相

千萬流量覓商機

“為了臻選一款真正代表廣東人自己的手信,南方農村報上百名專業記者深入一線產區,聯合多地非遺傳承人以及農業能手,精心篩選,最終遴選新會陳皮、化橘紅、春砂仁,定義新時代的‘廣東三寶’。”在農博會農產品推介“開放麥”現場,任海文熱情開講,向來自全國的采購商及觀眾詳細介紹廣東三寶的獨特魅力和健康價值。

另一邊,在南方農村報視頻號的直播間裏,滬粵兩地主流網紅、探營天團以及澳洲、意大利百萬博主輪番上陣,將廣東三寶的魅力傳遞給全球觀眾。鏡頭前,網紅主播們一邊品嚐著陳皮、化橘紅、春砂仁水,一邊讚歎不已,紛紛表示要將這份來自嶺南的珍貴禮物推薦給更多的粉絲和朋友。

“廣東三寶,不僅是中藥材,更是嶺南文化的縮影。”一位滬上知名網紅在直播中說道,“它們承載著嶺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是廣東的一張亮麗名片。”澳洲博主@胖虎,品嚐廣東三寶後更直呼:“我愛廣東!我愛廣東三寶!”

“我們有著專業‘三農’媒體背書,南方農村報全媒體矩陣曝光支持。定製化營銷,打造品牌轉化黃金通道。”廣東三寶渠道負責人表示,為了把廣東三寶的“為您的健康而來”理念深入人心,深度拓展“廣東三寶”品牌,從品牌倡議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承的生活方式,南方農村報立足新會陳皮、化橘紅、春砂仁“藥食同源”的共性以及非遺傳承的特點,製定了“廣東三寶”全年宣傳計劃,分節點、分區域、分時段,用圖文、視頻、AI講好“廣東三寶”品牌故事。

“這是千萬級流量,背後也是千億大健康市場紅利。”看著今天上午的直播回放,任海文充滿信心地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次‘三博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廣東三寶,將它們帶回家,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這份來自嶺南大地的福氣。同時,我們也期待與更多的合作夥伴攜手共進,共同開創廣東三寶的美好未來。”

⬇️掃描二維碼⬇️

讓廣東三寶守護您的健康

撰文:唐瑞謙

攝影:柯學潛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卓倩

更多内容请点击【綜合】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