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特網
邁特網

去年8月到你們熱水鎮

时间:2025-05-05 10:52:12来源:

駐鎮雙城記:架起資源對接橋梁,热水和平熱水鎮“熱水”變“活水”| 駐在千鎮萬村⑧_熱水鎮_南方+_南方plus

本文收錄於#

“我現在到駐鎮工作隊去啦,去年8月到你們熱水鎮,记架接桥你出差或回家來看看!起资”“你還在負責林場的源对工作嗎?我們這裏有一個黎明林場,還有一個自然保護區……”“這兩天我回廣州了,梁和要不下周回去,平热我們再找時間見麵?变活”

接受采訪的兩個多小時裏,陳斌鋒屢次停下來,热水處理工作信息和電話,驻镇忙碌不已。双城水镇水他是记架接桥駐河源市和平縣熱水鎮幫扶工作隊的副隊長,趁回廣州過年的起资幾天時間,他先後走訪了南繁種業研究所、源对省林業局、華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省自然資源廳等地方,幫熱水鎮爭取各類項目和資金。

熱水鎮位於粵贛邊境九連山腹地,地理位置偏遠,“九山半水半分田”,發展較為受限。要帶動熱水鎮的發展,鏈接外部資源是關鍵一點,熱水鎮黨委書記常常打趣陳斌鋒:“你就不要老待在鎮裏了,多點時間回省城去,幫我們爭取資源和資金去!”他也確實如此行事,時常返回廣州到多個部門走動,開啟了奔走在廣州與河源之間的“雙城記”。

 深挖農文旅潛力 

 “熱水”變經濟“活水” 

熱水鎮因境內南湖村常年噴出溫泉而得名,這條村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具備發展溫泉民宿的天然優勢——“南湖村的溫泉非常純正,從河底下打出來後,就直接引到家裏麵去”。陳斌鋒介紹,在工作隊進駐前,南湖村已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有9家民宿,到這裏休閑度假的不乏來自珠三角、港澳的遊客。

陳斌鋒兼任駐南湖村第一書記,在走訪調研中,他不僅看到了溫泉民宿的價值,還看到了溫泉民宿發展的困境。即使是入選首批廣東省鄉村民宿示範點的馨洞居精品民宿,也遇到了發展瓶頸。8年前,民宿老板夫婦從深圳回到老家南湖村,逐步將自家房子改造成集住宿、溫泉、體驗田園生活於一體的微度假民宿。近幾年,客流量減少的問題讓民宿老板有些犯愁。“老公動手能力強,老婆又善於學習。”這是陳斌鋒對民宿老板的評價。如何幫助像這樣勤勞致富的返鄉村民將民宿“搞”起來,成為他心頭的一件大事。

2024年12月,工作隊在南湖村召開了一場民宿產業調研座談會。陳斌鋒了解到,即使來了遊客,大部分也是住一個晚上就走了。他心裏琢磨,如果想要遊客不僅“住一晚”,而且又能“多留幾天”,那打造周邊配套旅遊景點的工作就得趕緊提上日程。

工作隊用兩周的時間走訪全鎮8個村居,並實地調研鎮村產業,向企業、個體戶和種植大戶了解生產經營情況。

“來南湖村旅遊度假的大多數是老人家,他們來這裏多是為了享受這裏的好山好水好空氣。”陳斌鋒認為,順勢而為發展銀發經濟和康養產業也是一種不錯的嚐試,可以將森林資源、南粵古驛道等資源利用起來,因地製宜打造可供老年遊客散散步的休閑步道。

利用豐富的森林、水域等資源,發展林下經濟或打造濕地公園,也在工作隊的幫扶規劃裏。“我現在已經在跟省林業局對接,想在今年或者明年就搞定這個事!”陳斌鋒每次回廣州,奔走於各個單位之中,為的就是一個個想法、一個個項目能夠盡快落地。

溫泉有了,住的有了,看的也有了,那吃的問題也得解決。工作隊正在積極謀劃,對接相關策劃企業,探索盤活村子裏的老舊房子或閑置學校,打造特色美食店、咖啡廳等,發展餐飲業和夜經濟。“就像一些創意園一樣,打造一些打卡點,讓更多的人來。”

工作隊到廣東省鄉村休閑產業協會交流工作。

 “摸著石頭過河” 

 力爭幫扶工作出實效 

“三年時間很短,試錯機會很有限。”對於第一次參與幫扶工作的陳斌鋒來說,“摸著石頭過河”似乎成為了一種工作常態。在陳斌鋒看來,產業幫扶是第一位,但項目周期長、投資風險高,常讓工作隊在敲定產業項目時“三思而後行”。

這次返穗,陳斌鋒專門去了一趟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想請科技特派員在固定的科技幫扶任務外,幫忙指導南湖村“螢火蟲資源”開發利用的項目。工作隊想在南湖村探索發展“溫泉+螢火蟲”、螢火蟲民宿、螢火蟲科普研學基地、浪漫螢火蟲情侶遊、螢光茶園等旅遊新業態。“螢火蟲培養成片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周期比較長,我們現在也還在想能不能搞成。”陳斌鋒和隊員還在反複評估,希望能夠在科技科派員的專業指導下,做好前期研判,將項目計劃做好、做實。

工作隊到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交流工作。

除了南湖村的文旅產業,陳斌鋒和隊員還幫助下徑村盤活閑置的村集體物業,助力下徑村委會引入河源市大拓農業公司開展腐竹和蜂蜜加工生產,投入約130萬元的資金用於廠房改造、生產線建設。“目前廠房已經弄好了,正在辦食品生產許可證,我們也在對接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希望盡快把食品生產許可證弄好。”產業幫扶成果需要時間來檢驗,下徑村腐竹和蜂蜜加工產業幫扶項目的進展,給予了陳斌鋒莫大的信心。

如何在三年的幫扶工作中做出更多成效,工作隊也想在產業幫扶之外多做一些民生實事。“因為我們剛來沒多久,需要長時間謀劃、論證、落地的項目,比較難在短期內見到成效,隻能先通過單位的資源,還有隊員的個人資源,發動社會力量來解決一些基層亟需解決的困難。”陳斌鋒說道。

在熱水鎮鄉村學校的撤並浪潮中,被撤學校的學生從村裏聚集到鎮上或縣上,鎮上的九連學校承接了一部分學生。學校坐落在山邊,每到天氣炎熱之時,蛇、鼠等動物常在校園出沒,從教學樓到宿舍樓數百米的校道未安裝路燈,學生結束晚自習之後,摸黑走夜路不安全,九連學校校長謝春亮為此困擾已久。謝春亮找到陳斌鋒:“陳隊,路燈的問題你看能不能幫忙解決?”年前,陳斌鋒已經和公益組織廣東獅子會聯係上,為九連學校爭取了一批路燈物資,他希望能夠盡早安裝,既用光源防蛇驅鼠,又用路燈照亮夜路。

工作隊多次對接社會公益組織到九連學校開展幫扶,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也籌集5.13萬元在學校開展獎教獎學。

 防火防汛防滑坡 

 築牢自然保護區“安全防線” 

熱水鎮森林覆蓋率高達93%,擁有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全市最大的國有林場。對於從事應急管理工作10餘年的陳斌鋒來說,防範化解森林火災風險是幫扶工作裏的重要一項,“下鄉往山裏跑”成為他的工作日常。

陳斌鋒提到,熱水鎮的防滅火壓力不僅是因為森林覆蓋率高,還因這裏墳地、輸電線路、鬆樹較多。鬆樹是易燃物種,“如果把鬆樹的樹皮刮了,流出來的樹脂可以做成蠟燭。所以鬆樹林隻要一著火,火勢就會很大。”這種防滅火壓力轉化為陳斌鋒的工作動力,他想用三年的時間,升級改造熱水鎮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應急物資倉庫,健全完善防災減災組織體係和應急指揮體係,配備救援裝備、宣傳設施,將熱水鎮打造成防災減災特色鎮,“至少也要在全省排得上號!”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王再華到熱水鎮南湖村調研基層應急能力建設。

過去半年裏,在隊長馬慶輝的帶領和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資源優勢支持下,工作隊在森林防火方麵做了許多努力。得知河源市準備實施生物防火林帶國債建設項目後,工作隊主動對接到省林業局、河源市林業局,希望能在熱水鎮合理安排建設任務。如今,一條長52.14公裏、投資約391萬元的生物防火林帶在熱水鎮初步建成——以荷木為主的生物防火林帶,與山地周邊的道路和水係形成閉環,為熱水鎮構築起一道“防火牆”。陳斌鋒說,下一步,工作隊還計劃爭取讓中央預算內投資生物防火林帶在熱水鎮建設,對接項目設計單位合理選址並種植油茶樹,為當地村民和村集體增收。

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關鍵還在於源頭管控,在工作隊的協助下,和平縣應急管理局在熱水鎮建設森林火險綜合因子監測站、4套林火視頻智能識別係統。陳斌鋒希望,能夠借此提升熱水鎮的森林火災監測預警能力。

對於工作隊而言,應急工作一刻不停歇,忙完為期半年的森林特別防護期,工作隊將馬上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中。從地理上看,浰江從北到南貫穿整個熱水鎮,上遊黃峰鬥水庫一旦開閘放水,就會給下遊的南湖村等村莊帶來防洪壓力。“再過幾個月,‘龍舟水’就要來了,我們得先準備。”陳斌鋒介紹道。

地質災害的預防也是應急工作的一個重點,“如果開車到熱水鎮,下了高速到縣城,就會發現沿途省道有好幾處山體滑坡點。”剛到鎮裏時,陳斌鋒就意識到,如果遇上下雨天,就容易發生地質災害。不久後,工作隊協助和平縣自然資源局向省自然資源廳申報《東華小學地質災害點工程治理項目》。如今,該項目已納入省級地質災害隱患庫。這次安排行程到省自然資源廳,就是為了了解後續項目落地的具體流程。

“我們工作隊能爭取到什麽資源、多少資金落到這裏來,一起幫助熱水鎮發展?”過去半年裏,陳斌鋒從未停止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是整個工作隊為幫扶工作而奔走的縮影。在三年有限的時間裏,駐熱水鎮幫扶工作隊走的每一步棋都尤為重要——在前1/6的時間裏認真布局,再用剩下5/6的時間發力,力爭讓幫扶工作的成果真正“坐落”於鎮村之間。


駐河源市和平縣熱水鎮幫扶工作隊成員:

馬慶輝 隊長,和平縣委副書記(掛任),來自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陳斌鋒 副隊長,熱水鎮委副書記(掛任),駐南湖村第一書記,來自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張治永 隊員,駐北聯村第一書記,來自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劉春明 隊員,駐中興村第一書記,來自和平縣人民檢察院

彭俊輝 隊員,駐聯豐村第一書記,來自和平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塗世春 隊員,來自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梁豫 隊員,來自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毛永凱 科技特派員,來自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

楊婷 科技特派員,來自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

林明江 科技特派員,來自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

林可偉 金融助理,來自中國農業銀行和平縣支行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張嘉敏

圖片: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劉涵

更多内容请点击【娛樂】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