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特網
邁特網

“農技優品”進灣區

时间:2025-05-05 03:29:57来源:

“農技優品”進灣區!农技优品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进湾技人讓農技人更有獲得感_南方+_南方plus

“今天本來隻是來展示產品的,沒想到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上行”

“我們這次帶來了荔枝幹,让农就是更有感今年夏季很火的‘冰荔’品種。都是农技优品合作社自產的,很多參會的进湾技人觀眾問詢購買。”

……

12月12日,区打渠道在第二十三屆廣東種業博覽會盛大開幕之際,通农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的产品“百千萬工程”農業科技特派員精準服務典型村開展“農技優品”進灣區推介活動在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展館內(廣州市柯木塱)成功舉行。現場,上行來自全省各地的让农20多家企業(合作社),近百款產品同時亮相,吸引了參會者駐足品嚐、購買。

農業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農業技術推廣是關鍵且細致的一環,對農技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更高。但同時,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更是一件辛苦而龐雜的工作,農技人也需要認同感和成就感。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廣東種業博覽會已經連續舉辦二十三年,成為廣東種業對外傳播的窗口,每年都吸引了全國各地上千家企業參與。本次活動以廣東種業博覽會與廣東省2024年度農技推廣工作會議召開為契機,邀請農業科技特派員攜特色農產品走進灣區,為農技人搭建一個展示交流的平台,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了農技推廣服務帶來的成果。

“冰荔蘭姐”王仕蘭,從“一線農民”到“帶貨網紅”,是東莞當地的名人。30年沉澱,蘭姐種得一手好荔枝,5年時光,視頻成為新農活。作為農業科技特派員的一員,她也不忘把自己的所學傳達給周邊農戶。現場,她帶來了合作社指導生產加工的荔枝幹、桂圓等產品,剛一亮相便吸引了眾多客戶。

“她們的荔枝幹口感更加清香,比商超裏的要好吃,而且物美價廉。”一名廣州的市民評價道。邊說邊買了兩包荔枝幹,並加了蘭姐的聯係方式。“先給家人品嚐一下,後續我們會推薦更多的人來買。”

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農業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向產前延伸、向產後拓展,支撐和服務全產業鏈發展,是新時代賦予農業科技特派員新的責任與使命。

此次活動也是踐行《持續深入推進農業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打通農技推廣下行與農產品上行的一大創新探索。

據統計,現場來自20多家企業(合作社)展示的近百款產品,不僅有柚子、香蕉、柑橘、佛手瓜這些應季水果,還有陳皮、檸檬片、荔枝幹、桂圓肉、預製菜、南藥等加工產品。

梅州市誌穎農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穎,還有另外兩個身份——農村鄉土專家和農業科技特派員。深耕梅州36年來,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市包括50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在內的所有產區及臨近市縣。“我們每個典型村都配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農戶有需求可隨時響應。”

精準服務對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高效打通農技推廣“最後一公裏”和農產品上行“最先一公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李穎團隊今後的重點工作。“我們不但要幫農戶種好,也要賣好,這也是新時代賦予我們農技人新的使命。”李穎說,“這次帶我們服務過的典型村的產品一同展示,也是幫他們賣好的一環。”

近年來,廣東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守正創新、久久為功,構建省市上下聯動推廣體係,並借助數字化手段,打通農技推廣快速通道,做法獲得了全國農業推廣部門的肯定和認可。

據統計,在廣東開展農技服務鄉村行工作中,各地陸續組建農業科技特派員(輕騎兵)隊伍精準對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開展常態化服務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開展典型村對接服務7120次,服務2萬人次,解決需求問題1.2萬次。

下一步,廣東在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係建設的同時,也將持續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產學研用推”一體化服務,以科技為核心動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同期,活動現場還設置農技人之家、農技驛站等主題展示。邀請來自全省八個地市的農技推廣服務驛站開展直播活動,鏈接田間與市場。

【撰文】任亞航

【攝影】吳秒衡 謝進揚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任亞航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