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美之間持續燃起關稅戰火,关税美國對所有中國商品累計加征關稅達驚人的战火中国145%,而中方則對美加征125%關稅作為反製。味道在關稅加征與強硬反製的调味反複烹調下,那麽關稅戰對中國調味品行業有何種影響呢?品行 對此,多家食品企業已做出回應,苦關稅衝擊影響有限。关税金龍魚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战火中国今年其他大豆產區豐產,味道美國農產品關稅反製措施對企業影響不大。调味
01/調味品企業麵臨關稅三重挑戰
關稅加征導致中國調味品企業市值大跌。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後,苦引發全球市值蒸發10萬億美元,关税疊加經濟衰退預期衝擊貿易。战火中国清明後A股調味品板塊單日跌7%。
進口原料成本上升,傳導國內原料亦承壓。“我們有專門種植大豆的供應商,不過還是會受關稅的影響,畢竟進口的貴了國內也會跟著漲價。”從事調味品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據進口數據統計,2024年調味品主要原料如大豆、小麥進口量分別約為1.05億噸、1118萬噸,產區來自美國的占比約20%,雖然美國仍為大豆第二大進口來源,但依賴度較2018年的34%顯著下降。“從原料端來看,南美大豆豐產,國儲、國產大豆增加供應, 中美互加關稅目前來看對大豆供應不會產生很大影響。小麥、玉米、水稻以國內自給自足為主,進口占比不大。”可見,本輪加征關稅及國內反製措施對益海嘉裏金龍魚而言,短期內影響有限。
高額關稅影響外貿,產品出口受阻,加劇國內市場競爭。據海關數據統計,2024年國內調味品出口額為104.36億元,其中美國為最大出口目的地,占比為13.9%。有行業人士分析,調味品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原因在於國內市場逐漸飽和,美國也是海外第一消費大國,“調味品的毛利為30-40%,高關稅對外貿型企業的影響很大。”出口受阻之下,轉向內銷的壓力加劇國內調味品市場的競爭,中小品牌麵臨淘汰的壓力。
在這危機背景下,中國多個行業協會紛紛發表聲明,反對所謂“對等關稅”。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表示,美國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不僅不會為其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將產生嚴重負麵影響,並呼籲行業團結,共同高質量發展。
關稅重壓,中國調味品行業直麵市值縮水、原料成本壓力與出口受阻三重挑戰。
02/中國味業抵禦關稅衝擊尋找機遇
關稅戰導致雙輸,中方展現抵禦韌性。有研究表明,加征關稅或導致中國2025年出口降7-9%,美國GDP增速或降1%。但中國依托貿易順差、製造競爭力及內需規模優勢,疊加政策對衝(降息/財政刺激),經濟仍有望穩健運行。
國內調味品市場增速放緩,但仍充滿機會。據谘詢報告顯示, 2024年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5032億元,受消費需求複蘇相對緩慢及疫情對渠道的影響仍在消化等因素影響,中國調味品市場增速放緩。不過以2023年企業營業收入計,中國調味品行業前五大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度僅10.9%,遠低於美國24.0%和日本28.5%,在調味品行業產品複合化、便捷化、健康化等多元需求湧現的背景下,仍具有結構性增長機會。
海外部分新興市場成為調味品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新焦點。由於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具備強勁的內需和年輕消費群體,行業前景廣闊。據海關數據統計,如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合計占我國調味品及調味香料出口額的44.6%。另外,如東鵬飲料、鹽津鋪子等上市企業已加速在印尼、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布局廠房,有利於企業規避美國的關稅壓力。
美方加征關稅施壓下,我國增量政策加速出台。超預期降息降準加財政刺激,擴大以舊換新補貼、提升最低工資及生育津貼;同步對美反製關稅,並推廣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刺激消費,對衝外需壓力與內需疲軟。
中國調味品企業麵對關稅衝擊,借力政策紅利、發展韌勁加速破局,在國內、其他海外市場挖掘結構性機會。
采寫:南方農村報見習記者 古晉典